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刊物,创刊与1992年8月,全国发行,为季刊,大16开本,铜版纸印刷。创刊以来本刊始终坚持以广大医务工作者服务为宗旨,介绍医学影像学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刊登内容包括:X线诊断、C T诊断、MRI诊断、介入治疗、核医学以及超声医学等学术文章,为从事医学影像的医务人员提供了互相学习与交.流的园地。我们的栏目有:论著、短篇报道、技术交流、经验介绍和护理天地。较有特色的是综合影像资料的示教片活页和有奖阅片测验,它可以集页成册,共学习和教学使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出版部门: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80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39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 杂志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 国际刊号:1005-8001
  • 国内刊号:44-139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年第2期文章
  • 选择性动脉造影在血管损伤中的检查价值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造影在血管损伤中的检查价值.方法对58例可疑有血管损伤的病例行血管造影检查,用Seldinger法经健侧股动脉穿刺,将6F或5FCobra、Headhunter导管插至可疑血管近端,行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阳性55例,阴性3例,阳性率为95%.其中动脉血管断裂8条、血管挫伤22条、血管痉挛5条、血管受压7条、血管闭塞36条、侧支增多38例,假性动脉瘤5例、动静脉瘘1例、筋膜间隙综合......

    作者:吕卫工;赵振华;王伯胤 刊期: 2006- 02

  • 脑外伤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和弥散张量研究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及弥散张量可分别检测到脑外伤的脑组织生化代谢和脑组织微观水分子的异常,波谱及弥散张量损伤程度和检测时期的不同,对评估脑外伤程度、预测预后及监测治疗有一定的帮助.就脑外伤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表现及弥散张量微观水分子的运动,如NAA、Cho、Cr、Lac、ADC值等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脑外伤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曹卫国;李扬彬 刊期: 2006- 02

  • 心理干预对创伤骨科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创伤骨科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再加护理干预.并分别采用Zung的自评量表(SAS)测量病人的心理状态.结果理干预前后病人的心理状态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不但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不良的心理状态,还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志惠;徐朝艳;傅爱凤 刊期: 2006- 02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熟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31例TIPS患者的临床护理及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痛、意识状态、穿刺局部渗血、便血等及采取相应措施,能够预防并及时发现并发症.结论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幼方;曾讯;龙腾;吕玉娥;唐碧英 刊期: 2006- 02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探讨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外科手术或经DSA证实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显示等后处理技术,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形态.结果12例增强扫描均示肠系膜上动脉内充盈缺损影,MPR、MIP的后处理图像亦可显示充盈缺损影,表面遮盖显示可见血管截断,远端血管不显影,部分病例......

    作者:谢德宁 刊期: 2006- 02

  • 恶性肝肿瘤钆贝葡胺MR增强延迟扫描表现

    目的探讨肝脏恶性肿瘤在Gd-BOPTA增强MR延迟像上的表现,为Gd-BOPTA增强MR对肝肿瘤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Gd-BOPTA增强扫描的肝脏恶性肿瘤病灶29例,图片分为MR平扫、Gd-BOPTA延迟增强扫描两组,对比分析病灶数目、边界、信号强度以及延迟像胆道系统强化情况.结果延迟像中所有病灶边缘均清晰、锐利.病灶可出现强化但信号均低于肝脏.延迟像肝外胆道及肝内胆管一级分支可见明显强化.结......

    作者:刘敏;凌坚;麦远锋;邹齐慧;潘希敏;周翔平 刊期: 2006- 02

  • 超声对黄疸原因诊断价值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对黄疸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黄疸患者的声像图改变与后确诊的黄疸原因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16例中,肝细胞性黄疸27例,阻塞性黄疸89例,阻塞性黄疸病例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94.2%,定性诊断符合率87.6%,误诊8例.结论超声检查能够确定是否阻塞性黄疸,准确判断梗阻部位,多数能对梗阻原因做出诊断.提高对胰头部炎性肿块、胆总管炎性狭窄等良性病变声像图表现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陈湘;孙健;刘海平;罗伟权 刊期: 2006- 02

  • 多排螺旋CT的肝脏灌注时间的研究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观察肝脏在不同条件下的血流灌注情况.方法45个健康志愿者分三组,A组:速率2ml/s,剂量30ml;B组:速率4ml/s,剂量30ml;C组:速率4ml/s,剂量60ml.注射后10s在肝门区行8排螺旋容积扫描,间隔2s,至120s.分别测肝门区同一解剖层面主动脉、肝动脉、门静脉和肝实质的增强前后的CT值,将每组内各时间点的强化CT值平均,得到它们强化的平均峰值及到达峰值的平均......

    作者:谢淑飞;梁长虹;张忠林;刘其顺 刊期: 2006- 02

  •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资料,20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CT检查12例,MR检查1例.结果19例病灶位于长管骨,包括胫骨11例,股骨6例,肱骨2例,另1例位于肋骨;干骺端11例,骨干5例,骨端4例.按影像学表现分为两型:皮质型(或偏心型)14例,髓腔型(或中央型)6例.皮质型病灶位于骨皮质内或骨皮质下,X线平片、CT表现为皮质......

    作者:丁建林;易旦冰;梁立华 刊期: 2006- 02

  • 老年人脊柱结核的CT和MRI诊断

    目的探讨老年人脊柱结核的CT和MRI表现.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或抗结核治疗证实的50例老年人脊柱结核行CT检查,其中35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老年人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椎体的骨质破坏,分为溶骨状、虫蚀状及碎裂状三种形式,39例分布于椎体上、下缘的前方、侧方的外1/3带,11例累及全椎体,19例可见硬化边,21例可见砂粒状死骨,13例可见椎旁脓肿.MRI表现为椎体边缘的骨质破坏,常累及相邻椎体上、下缘......

    作者:赖寿伟;杨华岳 刊期: 2006- 02